创新基础与创新方法
作者: 来源:中国大学MOOC 发布日期:2019-01-12
课程概述
《创新基础与创新方法》课程系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揭示创造和创新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和发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创新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创新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思维及创新技法。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案例、通俗的语言、简单的活动深入浅出的揭示了创造的基本理论及规律。课程体系严谨,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可操作性较强,同时形式又很活泼多样,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洞悉创新的原理,把握创新的规律,激发受众乐于创新的动机,提高受众敢于创造的信心,夯实受众善于创造的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主要目标在于普及关于创新、创新思维及技法的基础性知识,使学习者对之有基本的理解,激发学习者产生创新兴趣,建立创新意识,学会一些简单有效的创新思维方式与创新技法。
课程大纲
第1周 创造、创新的基本理论
第1周 创造、创新的基本理论测试
1.3如何理解创新
1.2创造力的理论
1.1什么是创造
1.5应对世界创新的挑战
1.4世界创新的变化
第1周 创造、创新的基本理论作业
第2周 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
2.4挑战规则训练
2.5培育创新的文化
2.1创造力开发的基本理论
2.3判别创造中的心理障碍
2.2创新教育的理念
第2周 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作业
第2周 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测试
第3周 创造性思维
第3周 创造性思维测试
3.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3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3.4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
3.1创造性思维界定
3.5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
第3周 创造性思维作业
第4周 联想法
4.1联想思维与创造的关系
4.5信息交合法
4.3焦点法
4.2联想思维与联想法的定义
4.4图片联想法
第4周 联想法作业
第4周 联想法测验
第5周 类比法
第5周 类比法测验
5.3类比法的四种技巧
5.2类比法的一般操作程序
5.4类比法的作用原理
5.1类比法定义
第5周 类比法作业
第6周 系统转换方法
6.1要素重组法
6.3逆向思考法
6.2感官补偿法
第6周 系统转化方法作业
第6周 系统转换方法测试题
第7周 40个创新措施
第7周 40个创新措施测验题
7.2 40项创新措施与实例
7.4 选择适用的创新措施
7. 1 什么是创新措施
7.3 创新措施的分组
第7周 40个创新措施作业
第8周 创造性解决问题
8.3确定问题训练
8.5评价的方法
8.2发现问题训练
8.1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元认知理论
8.4解题的策略训练
第8周 创造性解决问题测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