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应用教育 >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会带来好处”,当真如此吗?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9-07-11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无标题文档</title>
</head>
<body>
<p><strong>引子</strong></p>
<p>&nbsp;</p>
<p>20多年前,正在上初三的表哥收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笔教育技术风险投资,一台步步高复读机。</p>
<p>&nbsp;</p>
<p>在那个年代,300块钱对于小地方的工薪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咬咬牙给孩子买一台&ldquo;复读机&rdquo;映射出爹妈&ldquo;希望孩子未来能成长为国际化人才&rdquo;的美好期待。</p>
<p><br />
</p>
<p>有着&ldquo;小霸王学生电脑&rdquo;的前车之鉴,舅舅和舅妈对这种功能单一的&ldquo;教育科技&rdquo;产品依然不放心,在售货员再三强调这不是游戏机之后长出了一口气。</p>
<p>表哥回忆,当初学校发的英语配套磁带只在复读机里放过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被韩国舞团的磁带代替了。此后,刘德华、beyond、周杰伦、孙燕姿、陶喆成了复读机里的常客,Bon Jovi,Linkin Park也时不时的来调剂一下。在复读机的帮助下,表哥的国际视野从港澳台一路走向欧美。</p>
<p>&nbsp;</p>
<p>估计舅妈到现在都不知道&ldquo;小霸王&rdquo;和&ldquo;步步高&rdquo;这两个品牌之间的血脉联系。</p>
<p>在此之后,文曲星一度风靡大江南北。诺亚舟、好易通、步步高,英语电子学习工具的市场规模在2006年达到了20亿元,并朝着1200亿高歌猛进。</p>
<p><br />
</p>
<p>&ldquo;哪里不会点哪里,Soeasy!&rdquo;这句点读机广告词随着春晚传遍大江南北,科技教育产品目标用户的年龄层直接下探到4-6岁。</p>
<p><br />
</p>
<p>4G网络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技术的迭代,在&ldquo;互联网+&rdquo;的背景下,&ldquo;在线教育&rdquo;接过了接力棒。2013年,项目数量开始爆发式增长,融资案例层出不穷,市场规模迅速达到了2517亿。</p>
<p>此后技术引领教育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p>
<p><br />
</p>
<p>2018年,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故事的核心在于,在开设&ldquo;平行直播班&rdquo;后&ldquo;200多所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的中学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学习名校课程,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rdquo;。</p>
<p><strong>在地球的另一边</strong></p>
<p>&nbsp;</p>
<p>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技术的推动下,教育技术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已经进入了&ldquo;次时代&rdquo;。</p>
<p>&nbsp;</p>
<p>在美国,在线教育被称为虚拟学校,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程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致分为两种模式。</p>
<p>&nbsp;</p>
<p>一种是以斯坦福在线高中为代表的在线化教学模式,通常附属于美国知名大学。另外一种是以教育机构为主体的在线课堂,为社会提供多样性的在线课程。</p>
<p><br />
</p>
<p>前者大多属于盈利性教育项目,由于美国对基础教育支持力度较大,它们的盈利模式也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免费提供课程资源。后者中的一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了非盈利性组织,通过互联网流量产生收益、维持运转。</p>
<p>&nbsp;</p>
<p><strong>&ldquo;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会带来好处&rdquo;—Paul Thomas 美国福尔曼大学教授</strong></p>
<p>&nbsp;</p>
<p>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通常非常低调,学习方式的改变潜移默化。</p>
<p><br />
</p>
<p>拿2007年成立的&ldquo;可汗学院&rdquo;(K12在线课堂)来说,起初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只是在视频网站上传自己在家中衣帽间拍摄的科学课程视频(数学、物理)。但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他的课程逐渐开始蔓延,甚至一度走进了学校课堂,成为了学校教学的辅助。</p>
<p><br />
</p>
<p>此后的剧情也颇为传奇,由于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学院自上线以来不断接受到来自网络的匿名捐助。通常只是5-10美元,最多不会超过100美元,但有一次,他收到了一封10000美元的捐赠邮件,在这封以&ldquo;我是你的狂热粉丝&rdquo;为标题的捐赠邮件中,捐赠人一栏填写为安·杜尔(美国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的妻子),在对方的邀请下,双方进行了一次会面。会面后,可汗学院收到了10万美元的赞助。</p>
<p>&nbsp;</p>
<p>接下来,奇妙的事情不断发生,在&ldquo;阿斯彭思想节&rdquo;上,比尔盖茨对可汗学院大放溢美之词,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通过研究,向可汗学院提供了550万美元投资,萨尔曼·可汗终于将公司搬出了衣帽间,并雇佣了5名员工开始技术升级。</p>
<p>&nbsp;</p>
<p>随着评估、练习等学习工具的添加,&ldquo;可汗学院&rdquo;目前已经成为拥有超过5000部教学视频的非盈利性教育组织,不断向全世界的人们免费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资源。</p>
<p>像可汗学院一样的在线教育机构在美国还有很多。</p>
<p><br />
</p>
<p>2017年,EdSurge统计了所有美国K12、高等教育的在线教育公司,前者的融资额达到7.53亿美元,后者为4.7亿美元,其中课程产品的融资占据了榜首。</p>
<p>巨大的市场规模,新颖的教学方式,无不对传统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p>
<p>&nbsp;</p>
<p>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学校的管理需要哪些新的机制?在信息化的浪潮下,美国的传统教育在空前的压力面前积极大多积极投身信息化改造。智能设备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课堂成为了VR、AR甚至人工智能教育的试验田。</p>
<p>&nbsp;</p>
<p><strong>一些不同的声音</strong></p>
<p>&nbsp;</p>
<p><em><strong>&ldquo;教育是人的体验!&rdquo;</strong></em></p>
<p>&nbsp;</p>
<p>在面对英国卫报记者采访时,美国Waldorf School(华德福学校)协会负责人Beverly Amico如是说。</p>
<p>&nbsp;</p>
<p><strong><em>&ldquo;学生与老师的教育方法已有千年历史,它来自于生活的经验,不仅仅关注于教育,更关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个体(人)&rdquo;</em></strong></p>
<p>&nbsp;</p>
<p>华德福学校遵循着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的教育理念,综合培养学生的智力、艺术和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在美国,有将近160所华德福学校,它们试图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与很多美国学校不同,华德福学校没有电脑、iPad、iPhone,取而代之的是黑板、彩色粉笔、带百科全书的书架、木质书桌和2B铅笔,只有在高中阶段,学生被允许有限度的使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p>
<p>&nbsp;</p>
<p>在这里,教育和千百年来一样,只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p>
<p>即使是位于美国科技重镇硅谷的华德福半岛学校依然如此,包括智能手机在内,你在这所学校里面无法找到一块屏幕,它甚至鼓励学生在家中都不要使用智能设备进行学习。</p>
<p><br />
</p>
<p>学校认为,使用这些设备将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运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p>
<p>&nbsp;</p>
<p>令人意外的是,这所学校的75%学生都有着很强的IT背景,他们的父母很多是硅谷科技企业的高管。eBay(易趣)、谷歌、苹果、雅虎的员工都把孩子送到这里,并且学校的学费并不便宜。</p>
<p>&nbsp;</p>
<p>在上述采访中,一位在谷歌执行通讯部门工作的家长Eagle表示,他的女儿(5年级)目前还不会使用谷歌搜索引擎。</p>
<p>&nbsp;</p>
<p><em><strong>&ldquo;我从根本上拒绝了需要技术辅助教学的观念,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教会我的孩子阅读或算数?这太荒谬了!&rdquo;</strong></em></p>
<p>&nbsp;</p>
<p>Eagle毕业于达特茅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他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技术的应用需要有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就像电影的分级制度一样。</p>
<p>&nbsp;</p>
<p>像他一样的家长在学校中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毕业于美国私立大学,有着很强的学术背景,并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极高的追求。看起来他们并不着急培养孩子使用信息技术。</p>
<p>&nbsp;</p>
<p><strong>面对困难才能体现价值</strong></p>
<p>&nbsp;</p>
<p>与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在校园之外无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这使得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一种&ldquo;奇怪的社交的压力&rdquo;。</p>
<p>&nbsp;</p>
<p>一位三年级的学生表示,去户外打棒球、玩跳床,这一类的提议经常会遭到小伙伴们的拒绝,他们齐刷刷的拿起手机玩着各自的游戏,甚至连聊聊天都很困难,为此他非常困惑。</p>
<p>&nbsp;</p>
<p>每当父母的注意力被手机吸引时,孩子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智能设备降低了人际交往的体验,这让很多学生非常沮丧。</p>
<p>&nbsp;</p>
<p>对于教师来说同样是如此,在21世纪,限制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挑战。</p>
<p>&nbsp;</p>
<p><em><strong>&ldquo;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rdquo;</strong></em></p>
<p>&nbsp;</p>
<p>一位教师表示,放弃了信息化教学等于放弃了将丰富教育资源带入课堂最简单的途径,这对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p>&nbsp;</p>
<p><strong><em>&ldquo;你必须在教学上面更有创意,更多的运用语言和声音给学生鼓励,你需要确保学生们会对你接下来所讲的东西产生兴趣,我认为那是教育的艺术。&rdquo;</em></strong><em><strong>——伊恩·杨 班主任</strong></em></p>
<p>&nbsp;</p>
<p>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正是他们选择这所学校最主要的原因。</p>
<p>&nbsp;</p>
<p><em><strong>&ldquo;这里的教师拥有一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dquo;一位家长在面对采访时说道</strong></em></p>
<p><br />
</p>
<p>其次,升学水平同样是美国家长评估教育水平的主要条件。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去向大多不错,1994-2004,10年间,94%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大学,许多学生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欧泊林学院、瓦萨学院等一流学府。</p>
<p><strong>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利弊</strong></p>
<p>&nbsp;</p>
<p>应该在何时教会学生应用这些技术?什么时候需要将信息化教学带入课堂?</p>
<p>&nbsp;</p>
<p>通常,这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内容的区别、知识深度不同,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同的体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能否适应快速教学的进度?学生的知识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快速理解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海量信息?这些问题首先要被考虑。</p>
<p>&nbsp;</p>
<p>在《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中,作者提到,在引入了直播教学后,禄劝一中的同学起初有些不知所措。</p>
<p>&nbsp;</p>
<p><strong><em>&ldquo;屏幕那端,热情洋溢的七中老师提出了问题,七中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可这一端,只有鸦雀无声的寂静。&rdquo;</em></strong></p>
<p><strong>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的利弊:</strong></p>
<p>&nbsp;</p>
<p><strong>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优势:</strong></p>
<p>1、 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p>
<p>2、 展现形式多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概念</p>
<p>3、 省略了教学中的繁琐步骤,加快了教学进度</p>
<p>4、 减少了因师资差异造成的社会教育水平差异</p>
<p>&nbsp;</p>
<p><strong>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了劣势:</strong></p>
<p>1、 智能设备使用容易造成依赖</p>
<p>2、 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上有所局限</p>
<p>3、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不公平</p>
<p>4、 不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p>
<p>5、 容易造成教师的创造力降低</p>
<p>&nbsp;&nbsp;</p>
<p>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信息技术的加入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方面&ldquo;没有明显改善&rdquo;,这也代表了另一种声音。</p>
<p><br />
</p>
<p><strong>升学!教育信息化的矛盾</strong></p>
<p>&nbsp;</p>
<p>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块屏幕可以如此彻底的改变一所学校的教育面貌呢?根本原因或许在于升学。</p>
<p><br />
</p>
<p>对于美国小学和初中来说,拒绝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压力要比中国的中小学低很多,关键一点在于美国小学并没有设置&ldquo;关乎未来&rdquo;的标准化考试。</p>
<p>&nbsp;</p>
<p>而对于我们来说,教育信息化的矛盾则在于应用这些技术能否帮助学生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考试中获得更好的分数。</p>
<p>&nbsp;</p>
<p>还是以禄劝一中为例,学生在上直播课之后发现,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在做成都七中的卷子时,很多题依然会做错。一方面的是知识点是否讲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则解题方式和题型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差别,这是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p>
<p><strong>一些思考</strong></p>
<p>&nbsp;</p>
<p>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是否能够弥合教育的鸿沟,答案或许是否定的。</p>
<p><br />
</p>
<p>从眼前来看,这也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正如《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作者所提到的,在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中学,直播教学犹如在井中点亮一盏灯并扔下了一根绳子,让学生们看到了希望。</p>
<p>&nbsp;</p>
<p>而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常见,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平台,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p>
<p>&nbsp;</p>
<p>在一个鸿沟填平时另一个鸿沟正在形成?当这些学生顺着光亮爬到井口,外面的世界是否如他们期待的一样美好?</p>
<p><br />
</p>
<p>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到成熟期,AR、人工智能都已经应用于学校教育过程中。未来,它或许能够衍生出两条赛道。一条是拥有最前沿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校,另外一条则是以教师为主,拥有最人性化教育方式的学校。在这两条赛道上,教师扮演的角色或许会产生巨大的区别。而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块屏幕所引发的效应面前,教师的定位已经产生了变化,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其中的得失?</p>
<p>&nbsp;</p>
<p><strong>结语</strong></p>
<p>&nbsp;</p>
<p>你是否还记的20年前的课堂,老师将一张透明的塑料片放到投影机中,拉动画片,投影中的图案随之变换,月下的闰土与猹、社戏,画片中的这些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br />
</p>
<p>让我们记忆犹新的还有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细微感情通过词句传达,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刘胡兰就义时的慷慨,仿佛能体会到荷塘月色中温润的气息。</p>
<p><br />
</p>
<p>不知在未来,这样感受是否依然会充满在课堂当中。</p>
<p><br />
</p>
</body>
</html>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上海名家教育进修学院 Power by DedeCms
电话:021-65166129 校址: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390号行政楼12楼 招生负责孙老师:15901804179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